手机  |   地图  |   RSS

IGBT模块

  • SKM400GB176D
    发射极电压UE大于峰值电压UP是双基极二极管导通的必要条件。UP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于分压比η和UBB的大小,即UP=ηUBB+0.7V。由于UP和UBB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得到稳定的触发电压,又因峰点的电流很小,所以需要的触发电流也很小。谷点电压Uv是维持单结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的最小电压。不同的双基极二极管的谷点电压也不同,一般为2~5V。当UE=Uv时,双基极二极管进入截止状态。由于双基极二极管是一个负阻器件,每一个电流值都会对应一个确定的电压值,但每一个电压值则可能有不同的电流值。根据这一点,可在维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使电流产生跃变,就可以获得较大的脉冲电流。
  • SKM600GA12E4
    只有一个PN结作为发射极而有两个基极的三端半导体器件,早期称为双基极二极管。其典型结构是以一个均匀轻掺杂高电阻率的N型单晶半导体作为基区,两端做成欧姆接触的两个基极,在基区中心或者偏向其中一个极的位置上用浅扩散法重掺杂制成 PN结作为发射极(图中)。当基极B1和B2之间加上电压时(图中b),电流从B2流向B1,并在结处基区对B1的电势形成反偏状态。如果将一个信号加在发射极上,且此信号超过原反偏电势时,器件呈导电状态。一旦正偏状态出现,便有大量空穴注入基区,使发射极和B1之间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势降低,并保持导通状态,改变两个基极间的偏置或改变发射极信号才能使器件恢复原始状态。因此,这种器件显示出典型的负阻特性(见图c),特别适用于开关系统中的弛张振荡器,可用于定时电路、控制电路和读出电路。
  • SKM600GB066D
    单结晶体管的等效电路如上图所示,发射极所接P区与N型硅棒形成的PN结等效为二极管D;N型硅棒因掺杂浓度很低而呈现高电阻,二极管阴极与基极B2之间的等效电阻为rB2,二极管阴极与基极B1之间的等效电阻为rB1;rB1的阻值受E-B1间电压的控制,所以等效为可变电阻。判断单结晶体管发射极E的方法是:把万用表置于R*100挡或R*1K挡,黑表笔接假设的发射极,红表笔接另外两极,当出现两次低电阻时,黑表笔接的就是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单结晶体管B1和B2的判断方法是:把万用表置于R*100挡或R*1K挡,用黑表笔接发射极,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极,两次测量中,电阻大的一次,红表笔接的就是B1极。
  • SKM800GA125D
    双基极二极管性能的好坏可以通过测量其各极间的电阻值是否正常来判断。用万用表R×1k档,将黑表笔接发射极E,红表笔依次接两个基极(B1和B2),正常时均应有几千欧至十几千欧的电阻值。再将红表笔接发射极E,黑表笔依次接两个基极,正常时阻值为无穷大。双基极二极管两个基极(B1和B2)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2~10kΩ范围内,若测得某两极之间的电阻值与上述正常值相差较大时,则说明该二极管已损坏。单结晶体管具有大的脉冲电流能力而且电路简单,因此在各种开关应用中,在构成定时电路或触发SCR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它的开关特性具有很高的温度稳定性,基本上不随温度而变化。

  • SKM800GA176D
    单结晶体管组成的振荡电路。所谓振荡,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电路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值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当合闸通电时,电容C上的电压为零,管予截止,电源VBB通过电阻R对C充电,随时间增长电容上电压uC逐渐增大;一旦UEB1增大到峰点电压UP后,管子进入负阻 区,输入端等效电阻急剧减小,使C通过管子的输入回路迅速放电,iE随之迅速减小,当UEB1减小到谷点电压Uv后,管子截止;电容又开始充电。上述过程 循环往返,只有当断电时才会停止,因而产生振荡。)基极间电阻Rbb 发射极开路时,基极b1、b2之间的电阻,一般为2--10千欧,其数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QQ在线咨询
销售电话:
021-31007009
1513253456
269131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