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   地图  |   RSS

全部产品

  • TD140N22KOF
    快恢复二极管的内部结构与普通二极管不同,它是在P型、N型硅材料中间增加了基区I,构成P-I-N硅片。由于基区很薄,反向恢复电荷很小,不仅大大减小了trr值,还降低了瞬态正向压降,使管子能承受很高的反向工作电压。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一般为几百纳秒,正向压降约为0.6V,正向电流是几安培至几千安培,反向峰值电压可达几百到几千伏。超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荷进一步减小,使其trr可低至几十纳秒。20A以下的快恢复及超快恢复二极管大多采用TO-220封装形式。从内部结构看,可分成单管、对管(亦称双管)两种。
  • TD142N12KOF
    对管内部包含两只快恢复二极管,根据两只二极管接法的不同,又有共阴对管、共阳对管之分。图2(a)是C20-04型快恢复二极管(单管)的外形及内部结构。(b)图和(c)图分别是C92-02型(共阴对管)、MUR1680A型(共阳对管)超快恢复二极管的外形与构造。它们均采用TO-220塑料封装,几十安的快恢复二极管一般采用TO-3P金属壳封装。更大容量(几百安~几千安)的管子则采用螺栓型或平板型封装形式。PN结两端各引出一个电极并加上管壳,就形成了半导体二极管。PN结的P型半导体一端引出的电极称为阳极,PN结的N型半导体一端引出的电极称为阴极。半导体二极管按结构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 TD142N14KOF
    点接触型半导体二极管由一根金属丝与半导体表面相接触,经过特殊工艺,在接触点上形成PN结,作出引线,加上管壳封装而成。点接触型二极管的PN结面积小,高频性能好,适用于高频检波电路、开关电路。面接触型半导体二极管,它的PN结是用合金法工艺制作而成的。面接触型二极管的PN结面积大,可通过较大的电流,一般用于低频整流电路中。是平面型半导体二极管,它的PN结是用扩散法工艺制作的。平面型二极管常用硅平面开关管,其PN结面积较大时,适用于大功率整流;其PN结面积较小时,适用于脉冲数字电路中做开关管使用。
  • TD162N12KOF
    正向特性即二极管正向偏置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二极管两端加正向电压较小时,正向电压产生的外 电场不足以使多子形成扩散运动,这时的二极管实际上还没有很好地导通,通常称为"死区",二极管相当于一个极大的电阻,正向电流很小。当正向电压超过一定值后,内电场被大大削弱,多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形成扩散运动,这时,正向电流随正向电压的增大迅速增大,二极管导通。该电压称为门槛电压(也称阈值电压),用Vth表示。在室温下,硅管的Vth约为0.5V,锗管的Vth约为0.1V。二极管一旦导通后,随着正向电压的微小增加,正向电流会有极大的增加,此时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很小,可认为二极管具有恒压特性。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硅管约为0.6~0.8V(通常取0.7V),锗管约为0.2~0.3V(通常取0.2V)。 ·
  • TD162N14KOF
    反向特性即二极管反向偏置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反向电压加强了内电场对多子扩散的阻碍,多子几乎不能形成电流,但是少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漂移,形成很小的漂移电流,且与反向电压的大小基本无关。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尽,二极管呈现很高的反向电阻,处于截止状态。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此时对应的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用%R表示。实际应用中,应该对反向击穿后的电流加以限制,以免损坏二极管。
QQ在线咨询
销售电话:
021-31007009
1513253456
2691319466